捏百科 手机版

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有哪些(少数民族特色年味大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08:07: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春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每到新春临近,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会按照传统习俗,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那些浓厚的特色民俗充满了仪式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朝鲜族


  朝鲜族过年要贴春联,吃八宝饭、年糕汤、米糕片汤等。除夕全家人要通宵守岁,他们会弹奏古老的伽倻琴,吹奏洞箫乐曲迎接新的一年。节日期间,会举行丰富的歌舞、压跳板、拔河等活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的传统庆祝集会,由推选出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壮族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到初二,除夕杀鸡宰鸭,白斩鸡是家家必备的,米饭要多蒸象征富裕。壮族人过春节都要包一种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家庭一顿都吃不完。大年初一,天没亮人们就起床换好新衣,燃放爆竹,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一年新的沸腾生活。除此之外,春节期间壮族人还会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和赛球等娱乐活动。


布依族

  布依族也会在新年“抢水”,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守岁在水塘边。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白族


  白族人在除夕守岁,子夜过后,青年男女就会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象征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云南地区的白族人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在整根大竹子中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崩上百十丈天空,寓意“高升”。节日期间,还有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等活动。


侗族


  生活在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人,会在春节期间举行一场“打侗年”(又叫芦笙会)活动。一般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大家在歌声中翩翩起舞,尽情欢乐。


黎族


  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每逢春节到来,全家都围坐在一起吃“年饭”;还要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猎物归全村共享。在分猎物时,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其余的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恰巧过路的人也能分得一份。


仫佬族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土家族


  土家族过春节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这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除此之外,节日期间还有舞龙灯、耍狮子、戏剧表演和武术等。


畲族

  畲族过春节要吃舂糍粑,寓意是新的一年有好糍(时)运,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盘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根据盘瓠传说绘制的“盘古祖图”,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彝族

  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些地区的彝族人会在门前放青松,用松针铺地,以示免灾消祸。有的地区的人还在节日里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时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的第一件事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在松巴中国音乐曲库中,拥有广阔的民族地域音乐,大量古老的、传统的民族乐器,如:古筝、古琴、琵琶、扬琴、笙、箫、笛、唢呐、二胡、板胡、堂鼓、木鱼等的运用,让音乐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