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谁说的(试说悟空)
试说悟空
之前跟媳妇儿聊天儿,媳妇儿问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形容什么的,我就回答了一个字“空”,当一个人悟到空就成佛了。媳妇儿这么一问,我突然就想写一篇关于“悟空”的文章了,可能也是因为疫情,关在屋里太闲了,哈哈。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在西游记里说孙悟空的话。三界指的是“天地人”,也就是空间,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物质。既然在空间上不存在,在物质上也不存在,那一定就是真的不存在了,就是“空”,所以孙猴的名字叫“悟空”。
佛门又叫空门,我们管出家叫“遁入空门”,只有看破红尘的人才会去出家,当然现在除外,现在僧人成了一种职业。《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意思是说: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空”,不是因为事物出现了我们能看到的“相”,就不再是“空”,而是所有东西的本质都是空。
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感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从“我”这个本体出发看到的,我们认为的所有事物的道理都是自己的“念”,当我这本体消失的时候,所有我看到的、想到的,都会消失(以“我”这个本体为参照)。所以我从“空”来,又入“空”去,我就是空,佛也是空。

那佛是否存在呢?我认为存在。因为佛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境界。当你悟到佛的思想时,佛就有了形,就在你的思想中。
当佛与政治结合,佛就成了“教人向善,因果有轮回”。这个时候佛是有形的,是满天神佛,是一种统治人思想的工具。佛说:四大皆空。既然一切都是空的,那善也是空,恶也是空,善恶本无区别,就难分优劣。至于“因果有轮回”,也只能从现实的世界去讨论,因为如果万物皆空,那轮回是空,不轮回也是空,轮回的意思在哪儿呢。
当佛与儒家思想结合,佛就成了“用”,用就是为我所用。在顺境的时候用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上进,要有为;在逆境的时候用佛家,万法皆空,遵循本心即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是典型的佛家与儒家的结合体,所以他一生豁达,既不失本心,又逍遥自在。他的一首诗最能证明: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他多次因直言敢谏被贬,身如不系之舟,但始终坚持本心,所以心似已灰之木。那他一生的功业在哪里呢,黄州惠州儋州,远离了朝堂的尔虞我诈,成就了他文学的巅峰。
所以,佛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既是我之“本心”,又可是高堂父母,一切都靠“心”的领悟。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台山,斜月三星洞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