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思想家是谁(春秋战国十大思想家)
春秋战国,我国一个激昂进步的时代,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一个在黑夜点亮天空的时代,更是我国文明崛起的时代。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起步较晚,哪怕是从没有考古依据支撑的夏朝的前2070年算起,对比前四千多年就起步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前三千多年就能建造伟大金字塔的古埃及文明相差近两千年,哪怕是对比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也稍有不如。
而华夏文明是在什么时候强势崛起,与西方文明齐头并进的呢?那就是在我国著名的乱世时代,春秋战国。中华士子皆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他们虽然身处乱世,但是皆以天下为己任,思索着解决乱世的方法,而不同的人所思考的方向是不同的。
一部分人主张方式方法,他们或许能看数十年间的兴衰更替,却不能看到数百年间的民间疾苦。他们身体力行,有的人投身军旅,强军而造强国,强国去造和平;有的人谋求变法改革,主持政务,强国强军;有的人则学习运筹帷幄的技能,为主君奔走四方,为国家谋利。
当然,还有少数人,他们仿佛从天空俯瞰大地,看着土地上的过客们拼尽所有的传承,只为了为后代创造出和平的时光。他们思考着整个民族的并将他们凝聚成思想,以此来教化世人。很多人的思想甚至影响了华夏文明数千年,成了民族之魄,至今仍然影响着绝大部分国人的思想。
第一部分人是实干家,他们是商鞅、孙武、张仪、吴起、苏秦、李斯、申不害,他们有着强国的理念,也成就了无数功业,为后世人所铭记,他们得以名垂青史。
第二部分人也大都名垂青史,他们是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教化着数千年来的华夏子民们,匡定着这个国家数千年的礼仪、道德、法治、行为。
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一下,春秋战国时代,具有典型观点的十大思想家。
1、郯子
春秋三圣之一,孔子的老师,也是郯国的君主。郯子的主要思想为仁孝和道德治国,郯子教化百姓仁德孝悌,道德礼法。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
2、老子
道家鼻祖,世界文化名人的老子,乃是中华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其主要思想都凝结在《道德经》中。老子思想主要以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为主,在老子思想中,道是思想,德是运用,两者相互依托,又可以互相转换。
而关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主要辩证万事万物的正法两面,蕴含了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万事万物总是存在于对立而相生相克的两面之间。
3、孔子
圣人孔子,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其儒家思想虽然不能解决乱世,但是却是华夏两千年历代帝国王朝统治的封建核心思想。孔子的教化在《论语》,主张有教无类,思想精髓在《易经》。
孔子思想以德善礼仁为根本,善乃是人为起点,以人为本。德则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基石,它蕴含着民主和博爱的思想。礼,乃是礼施之于民,将礼仪规范作为世人的禁律和信条,教导人自行的遵守秩序;仁,乃是治国根本,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4、子产
子产,乃是春秋末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但是其在思想上的成就更是非凡,子产思想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就是形神关系,天体运行的轨道与人事遵行的法则互不相干,否定占星术能预测人事,此思想乃是无神论和去巫术的开端,具有很大的时代进步意义。
其二就是强调人性思想,通过辩证天道运行与人事无关,便可以引申出人的思想和行为主要受到本心所控制,子产对小人思想和一般人思想进行了辩证,“无欲实难”乃是其辩证的核心。
另外,由于子产长期执掌郑国朝政,所以对治国思想也有着一定的理解,其廉政文化、奉行薄葬的思想,也具有很深的进步意义。
5、墨子
墨子,春秋战国之交的一位思想家,主旨思想博大精深,最为世人所知的便是“兼爱非攻”,其有一套涉及几何学、物理学、算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科学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墨家思想主要以实际为主,闻知、说知和亲知的思想对于求学讲究耳目之实,天志兼爱而不制天命,自强不息方能天道酬勤。
但是墨子最出名的思想在于逻辑学之上,墨子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讲究辩论在事实的基础上,而并非臆测。
6、孟子
与孔子并称的儒家圣人和代表人物,其主要儒学思想从《易》中衍生,思想精髓主要以“仁政”、“民贵君轻”为主旨。其主要思想观点是人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出生便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在治国理念上,延续了儒家传统治国理念,讲究以仁政和王道治国。在哲学上,孟子仍旧以天命思想为主题,继承了儒学传统的唯物主义部分思想,并在孔子思想上发展,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7、庄子
庄子,战国中期的主要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思想都记载在《南华经》中。在思想上,主要以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为主。庄子对于道在原有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庄子认为道应该遵循自然的道,而不是被人为匡定的道。摒弃人为,遵循天道。
庄子思想的核心,乃是以形而上学为基础,以抽象纯粹为主体,进而以抽象思辨为工具的哲学思想。庄子在整个春秋战国思想界,是独一无二的。
8、邹子
邹子,名邹衍,战国末期齐国思想家,其主要思想在于阴阳学理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五德学说。邹衍提出了五行的概念、"五行生胜"的理论,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的规律。邹衍认为,五行相生相克,说明事物之间有着对立的关系,乃是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套思想。邹衍另外还创造了“大九州”学说,这是华夏文明对宇宙、对地理的一个重要探索。
9、荀子
战国中后期,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荀子在孔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开创,将儒学思想进行了不一样的阐释。同时,他也对孟子学说进行了一定的否定和改进,最典型的一点在于人性问题讨论上,荀子不同于孟子,提倡性恶论。荀子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着重于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子在思想上的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精髓,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由此,荀子思想形成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荀子思想在治国理念上,讲究“使天下皆出于治”,强调治国的重要性,远非施行仁政那么简单。这是荀子在孟子思想过于偏向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自我阐释,将儒学又重新拉回到了现实主义基础上。
10、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思想,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其主要以唯物主义为核心,以霸道思想为治国理念,强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性,追求国家运行的效益。
韩非子认为,人性重利,利民的方式则是用刑法加以匡定。韩非子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未萌”。